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讲座 > 正文
学术报告信息一则(202201):蓝光聚合物与发光器件

发布日期:2022-01-19 来源:bwin必赢登录入口官网 编辑:科研办公室 点击:

报告题目:蓝光聚合物与发光器件

报告人:林进义 教授(南京工业大学)

主持人(邀请人): 张佳旗 副教授

报告时间:2022012010:00-11:30

网络报告地点:中心校区唐敖庆楼D429室(网络报告地点)

腾讯会议链接:https://meeting.tencent.com/dm/UC1VX3rKpgwO

会议ID: 218-600-736

主办单位:汽车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win必赢登录入口官网

摘要:

柔性发光光电子器件,可用于穿戴电子、电子皮肤以及生物智能设备,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研究的重点。与有机蒸镀型发光材料相比,聚合物发光材料由于可溶液加工、低成本制造、大规模构筑超薄活性层等优点,在有机光电器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相比于目前高效稳定的窄带隙红光和绿光聚合物,聚合物蓝光材料由于结构性高能吸收、可组装性易聚集以及化学物理不稳定,导致发光光谱不稳定、发光量子效率降低以及器件性能重复性差、工作寿命短,成为限制聚合物发光材料应用于信息显示和固体照明的重要瓶颈。因此,如何通过有效的半导体材料设计,构筑高稳定性、高性能宽带隙发光聚合物半导体,成为目前柔性发光光电子研究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

作为最具实际应用潜力的宽带隙发光聚合物,聚芴半导体,由于本身的深蓝光、高荧光效率、易修饰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发光光电子器件。与其它发光聚合物类似,传统结构的聚芴半导体在加工和后处理过程中同样呈现复杂的链构象行为和多相态转变特性,易诱导薄膜中微纳区域呈现各异的凝聚态结构,形成自掺杂的主客体的物理微环境,使分子链间易产生激子缔合物发射、单线态湮灭或激发态电子杂化等光物理过程,导致固态薄膜产生自吸收或能量转移行为,产生不稳定性的光电物理过程,降低器件的发光性能和稳定性。共轭骨架的主链结构,赋予高分子链间丰富的弱作用,分子链间易于形成聚集体,使分子间形成激基缔合物,产生低能带或者不稳定发光。为了进一步抑制无序聚集缺陷的形成,提出通过分子封装和多级有序结构策略,在分子水平抑制主链间电子云耦合,在固态下实现单分子机制的激发态过程,构建一系列高效稳定性的蓝光高分子材料,应用于深蓝光发光器件。


报告人简介:

林进义 教授,南京工业大学有机光电材料研究所副所长。2008年在福建师范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获得学士学位,20147月博士毕业于南京邮电大学信息材料与纳米技术研究院(IAM团队)信息材料专业,师从黄维院士,2011年以研究助理身份赴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交流学习,2015年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和牛津大学物理系塑料电子研究中心从事相关博士后/访问学者研究,合作者Donal D C Bradley院士,20178月进入南京工业大学先进材料研究院成为独立PI开展工作。长期从事柔性塑料光电子学领域的研究,实现高性能聚合物信息半导体的可控制造及其智能化、柔性化。近五年来,相关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先后在ChemResearchAdvanced MaterialsCCS ChemistryNational Science ReviewScience Bulletin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Nano EnergyChemistry of MaterialsMacromoleculesACS Macro Letters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近60篇,已申请或授权发明专利8项,入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计划,是Th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s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 Emerging Investigators 2018 RSC-JMCC 2018年度新锐科学家),SmartMat《发光学报》和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期刊青年编委,中国化学会高级会员。目前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A类重大项目等在内的科研项目10余项。





友情链接